重回六零我带着淘宝无敌了(198)(1 / 2)

加入书签

看到刚才那个对赵雨笙出言不逊的人的下场,其他人也都乖乖的坐在座位上。

赵雨笙慢条斯理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说道:这是我第一次和诸位同行们见面,我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

现在可没有人敢说什么,以茶代酒,不恭敬不给面子之类的话,没看见荣贵兴还虎视眈眈的站在赵雨笙的背后看着他们呢吗。

大家嘻嘻哈哈起来,将这一杯酒下了肚。

便听到赵雨笙继续说道:刚才小荣说的只是我们计划中的一部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听我把这个计划继续讲完。

啊,这是当然。

我正洗耳恭听呢。

赵雨笙微微颔首,继续说道:成立一个生鲜协会不仅仅可以将我们团结起来,互相帮助,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整合并优化资源配置。

赵雨笙说的每个字他们都能听得懂,但是联合在一起就完全摸不着脑袋。

唐大风却好像明白了什么,皱着眉头说道:赵老板,你的意思是?

不知道大家在做生意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难题,想要扩大生意,租仓库雇佣人手的成本却很高,更关键的是,咱们这样做生意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就像现在仅仅是一个规矩的破坏者就能将我们所有人搞得焦头烂额。

哎呀,赵老板你就直说吧,你到底有什么好办法?

有的人性子直忍不住问。

赵雨笙笑了笑说道: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一起联合起来做一个生鲜市场。

大家听了赵雨笙的话全都面面相觑,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赵雨笙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赵雨笙进一步解释道:现在我们大家都是零散收货,有零散的批发给小摊小贩。这样不但成本高,而且利润还低。我们如果能够成立一个生鲜市场,再跟几个专门种菜的大队和靠近海边的大队达成合作,一来我们的货源可以得到稳定,二来我们也可以将市场里的摊位租给那些商贩们,并且我们的市场不但可以做批发,还可以做零售,这样一来,不单单是普通市民想到买菜的时候到我们的生鲜市场,就连之外的商贩们想要批发生鲜,第一选择也会是我们的市场。

听到赵雨笙的话,不可否认其中的很多人心动了。

但是也有很多人在内心嗤之以鼻。

赵雨笙也可以理解他们的想法,毕竟现在是一个猪站在风口都能被吹起来的时代,成功来的太简单,就会给人以错觉,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条龙,实际上当大风吹过境,他们就会知道自己到底是一头猪还是一条龙了。

还有就是按照赵雨笙的计划,前期的投资无疑是笔巨大的资金,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我现在不需要这么大的投资,一样可以赚到钱。那么我为什么要去冒这个险呢?有这些钱放在手心里不是更保险一些吗?

想不到赵老板一个女同志竟然如此敢想。唐大风感叹道,我唐某人第一个表态,我愿意跟着赵老板干。

这一顿饭上除了唐大风之外,还有另外四个人。也初步表达了合作的意向,至于其他人,要么是敷衍,要么是哼哼哈哈就是不愿表态。

赵雨笙其实并不在意,因为其实就算他一个人,也足以把前期投资的全部资金都拿出来。

但是赵雨笙却没有这么做,因为她知道如果自己这么做了,将会对其他的所有批发商都产生威胁,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他们会为了对抗自己而自发的联合起来,自己就成了整个同行的公敌。

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吃独食,就算你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抵抗住他们所有人的力量,但是如果跟其他人联合起来就能将蛋糕做大,并且可以利用其他人的力量去分散掉自己的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第474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解决了这件事情,赵雨笙也暂时轻松下来了。

宋安懿那边和东瀛方的代表谈判进行了三个多月,才正式签约。

签约之后,宋安懿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准备好好的休息一下,但是还没等他开始休息,就收到了京城的电话,姥爷病危了!!

赵雨笙和宋安懿顾不上别的,带着三个孩子什么都没有收拾就踏上了火车。

在火车上安顿好之后,宋安懿坐在车窗前,看着窗外倒退的树木和田野,赵雨笙站在他的身后,拍拍他的肩膀,安慰说道:别担心,姥爷一定会没事的。

宋安懿转头看着她,轻笑着摇了摇头,道:我没事。

赵雨笙想了想,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老爷子已经一百岁了,人到了这个年纪,有些事情真的不是人力可以挽留的。

这是老爷子的心结,大家都知道。

赵雨笙不禁皱眉,如果宋安懿的小舅舅还活着,那么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回来。

而被赵雨笙想着的高明传,现在终于坐上了回国的飞机。

由于叶娴若的原因,外交部一直不肯让他回国探亲,他虽然着急,但是也没有办法。

直到今年两岸才正式停火,关系有所缓和,外交部门也同意了他回国探亲的申请。

他在拿到准许书的第一时间就买了回国的机票。

但是叶娴若和孩子们的回国申请还在审核之中,所以这一次只能他先回家了。

高明传坐在头等舱的舱位上,看着舷窗外的白云和蓝天。

其实他心中明白,就算自己回去,也不会见到父亲了。

父亲今年已经一百岁,他不孝啊。

就连父亲去世他都不能为父亲披麻戴孝,送父亲最后一程。

还有姐姐姐夫,不知道这些年过的怎么样了?

当飞机落地,已经有人在这边迎接他,来迎接他的是招商局的人。

他在得知改革的政策之后,就第一时间找到外交部的人员,表达了自己有意愿回祖国进行投资的想法。

高先生,欢迎您回国。

招商局的一位工作人员热情的说道,只是高明传有些心不在焉,他现在一心只想回家看看。

招商局的工作人员当然也不是个傻子,当然能看出高明传的想法,主动说道:高先生,车就在外面,不如我先陪您回家看看?您已经几十年没有回回国了,京城的变化很大,您要是自己回家,恐怕还找不到回家的路呢!

好,那就多谢了。高明传点头道。

机场外面停着专门为高明传借来的出租车,现在的出租车可是十分稀罕的,出租车司机这个职业更是让无数人追捧,妥妥的精英人群,不过现在的出租车公司一般不是面向普通老百姓服务的。

他们主要是对外宾服务,所以大多的出租车是停在机场外面,等着拉外宾。

这也并不是什么崇洋媚外,主要是为了挣外汇。

虽说打个车顶天了也就一美元,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啊,国家缺外汇呢。

高明传和招商局的人上了车。

高明传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你好,请问你知道二井胡同吗?

他不知道离家多年,记忆中的胡同的名字是否变过。

司机皱眉想了一会儿,道:您能不能说的更详细一点,这京城上万条胡同,我肯定不能条条都记住啊。

高明传闻言暗笑自己真的是傻掉了,然后更加详细的描述了一番二井胡同附近的建筑。

司机闻言了然,道:我大概知道在哪一块了,我拉您过去仔细看看。

师傅,您开的稳点,这可是外宾。招商局的人说了一句。

其实也是提示,一会儿,要美刀儿!

司机了然,招呼了一声:得嘞,请好吧您!

车稳稳的开出去。

高明传双眼紧紧的盯着窗外,每当看到自己记忆中的建筑时他总会很高兴,感觉好像是离家更近一些了。

没错,没错,我记得这栋楼,我小时候还来过,没想到他还在。

师傅,前面应该是左转弯。

对,就是这里,然后右转。

看着这里距离自己记忆中的地方越来越近,虽然二十多年过去了。

但是眼前的场景,慢慢的跟自己记忆中的样子重合。

还是这条街,还是这个地方,那棵大槐树依然在原来的位置。

当出租车停在胡同口,高明传突然有些腿软了。

自己的亲人是不是还住在这里。

姐姐和姐夫在爸爸去世之后还来这里吗?

会不会这里已经住的是别人了?

自己回来,小时候胡同里的玩伴,还有老街坊们是不是还认识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