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我带着淘宝无敌了(197)(1 / 2)

加入书签

手够脏的。赵雨笙说道,那价格呢?他有没有刻意压低蔬菜的价格?

倒没有很离谱,也就是低个一分两分的。荣贵兴说道,这人很精明,知道不把事情做绝,如果他给的价格低的离谱的话,难保那些社员不会绕远路子偷偷跑到咱们这边来,在更倒霉闹出点事儿他也扛不住。

赵雨笙理解的点了点头,这事儿不难解决,你去联系一下其他几个批发点儿老板,咱们坐下来一起开个会。

联系其他几个老板?荣贵兴有些不理解。

赵雨笙点了点头,这不是咱们一家的事儿,这是整个行业的事儿,所以不应该由咱们一家解决,咱们可以当这个领头者,但是不能将所有的火力都集中到咱们自己身上来吧。

第471章 合作要双赢

等到荣贵兴离开办公室,赵雨笙将双手放在腮下,托着脸陷入了沉思。

其实她还有更直接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从自己的淘宝系统中大量的购买蔬菜。

从淘宝中购买的蔬菜,不但品种多,而且量大从惠,但是赵雨笙却不愿意将金手指用在这种地方。

她可以用金手指来开拓自己的商业版图,但是这不意味着他希望无限制地运用自己的金手指。

就拿这次的事情来说吧,这是每一个做生意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如果就连这样最基本的商业问题,她都需要依靠金手指来解决,那么她想她也不必要去做生意了。

干脆靠着金手指混吃等死好了。

宋总工,你好。

一个西装革履戴着金边眼镜的中年男人,对宋安懿伸出了手说道。

虽然他说的是中文,但是语调怎么听怎么奇怪。

柳生先生,你好。宋安懿按耐住自己内心的不悦,伸出手礼貌地说道。

原来面前的这人并非是中国人,而是东瀛人。

柳生一郎扶了扶自己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是他略带鄙夷和精明的目光。

此刻,他们正在厂里最大的会议室里。

一张长桌隔开了两方的人,一方坐的是东瀛方代表,一方坐的是厂里的代表。

相对于宋安懿和高书记表面的敷衍,刘厂长的脸色几乎可以说毫不掩饰的难看了。

双方经过简单的寒暄之后,柳生一郎用日语说道:我已经在贵厂参观过了,说实话,贵厂的技术水平远远超出我的意料了。

宋安懿他们听着由翻译转述的话语,当然了,柳生一朗的这句话并非是对他们的赞赏。

紧接着就听到了柳生一郎用那特有的傲慢的语气说道:在我来到你们工厂之前,原本以为你们工厂的技术应该还停留在二战之后,没想到你们与我们东瀛最先进的造船技术竟然只有两个代际的差别,哈哈哈,不得不说你们国家的技术人员的确很优秀。

听到他的话,刘厂长的脸都要被气红了,这是夸奖吗?这分明就是侮辱。

说着,柳生一郎将目光转向了宋安懿,可以看出来,宋先生一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船舶设计师。

宋安懿听到他的话,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微微颔首说道,:多谢柳生一朗先生的夸奖,我国的技术独立之路的确是非常的艰难,有时候我们也希望能够同世界的其他国家进行交流技术,而这种愿望却长期得不到实现。能有今天这小小的成就,不是我一人的功劳,而是我们全国的技术人员齐心协力的成果。

柳生一郎听到又翻译转译的宋安懿的话,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

即使他不想承认,但也不得不承认,华夏在西方对他们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封锁的情况下能够将造船技术提升到现在的水平,确实是非常值得敬佩的。

听到宋安懿的话,刘厂长的脸色好看了一些,但也仅仅是一些,毕竟落后于人,这是现状,他不能因为占了一两句口头之利就沾沾自喜,无视了在技术上存在的切实的差距。

好了,柳生先生,我想我们还是先谈谈合作的事情。高书记笑着说道。

柳生一郎露出标志性的礼貌而又带着精明点头说道:当然,我对这一刻已经期待了很久了。

他的语气就好像在餐厅说,我对这一道菜已经期待很久了,不得不说,这样的语气真的让人很不爽。

这不可能,柳生先生,我觉得您方提出的条件对我们实在是太苛刻了。宋安懿皱着眉头说道,合作是要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前提之下,但是在您方提出的条件之中,我看不到任何有利于我方的地方。

柳生一郎哈哈一笑说道:不不不,宋先生你误会了,我们信泰集团一向是以能够和合作伙伴达成双赢为目的的,在我们双方的合作之中,我们的诚意已经给的足够了,按照我们给出的报酬,已经是你们工厂平均报酬的1.5倍,换句话说,给我们集团做代工,你们能拿到的利润是原来的1.5倍。

宋安懿脸上的笑容不变,但是话语之中却丝毫不让,相对于这些利润,我们更看重的是长期的技术支持,我们希望能够由我们双方共同成立一个研发中心,每年由你方派出技术人员到这里来指导我们学习、工作,或者每年由我方派出一些工作人员到你方集团总部进行学习进修,并且我们希望你方能够在一些核心技术上和我方共享。

这一点是宋安懿早就跟刘厂长和高书记沟通交流过的,一起达成的共识。

一时的高利润固然令人心动,但是他们厂现在还远远不到为了利润可以放弃技术进步的可能的地步。

宋安懿说的对,有了技术才能换来更大的利润。

而对于上过战场的刘厂长来说,他对于东瀛人带有着天然的不信任,钱和技术在他面前从来都不是一个可以犹豫的问题。

听到宋安懿的话,柳生一郎就好像是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摇着头说道:宋先生,你要相信我们集团给出的条件是是对你们利润最大的,在现阶段,你们如果执意要接触与你们原有技术水平相差太多的技术对你们来说可不是一个好事情。

这话简直是赤裸裸的羞辱。

去他奶奶个腿,难道不给他们做代工,咱们全厂还能饿死不成?刘厂长怒而爆了句粗口。

翻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不该翻译这句话。

不过就算他不翻译,柳生一朗也根据刘厂长的语气判断的出,这一定不是什么好话。

宋安懿没有让翻译们为难,而是继续说道:我相信信泰集团选择我们我们工厂一定是有你们的原因的,不管是从地理区位上,还是从技术水平上,我们工厂一直都处于国内造船行业的第一梯队,就规模而言,我相信在整个亚洲也是属于首屈一指的。

宋安懿的话说的没错,柳生一郎代表信泰集团来到华夏考察之后就将重点放到了琴岛船舶制造工厂,其原因就是不管是从技术水平上还是从地理区位上,这家工厂都是他们的最优选择。

第472章 背后之人

宋安懿说的没错,信泰集团之所以将目光放在他们单位,就是因为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琴岛船舶制造厂都是他们的最优选。

这么大的项目不是一次谈判就可以敲定的,双方都需要在不断的谈判中去试探对方的底线,最终取得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条件。

将东瀛代表团送到招待所之后,刘厂长的脸色彻底黑了下来。

这群小鬼子,真让人憋气。

高书记坐在沙发上慢悠悠的喝着茶水,你憋气又能怎么样,谁让咱们技不如人,可不就是任人家拿捏?

小宋,你怎么说?刘厂长问道。

宋安懿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道:从目前的谈判情况来看,我认为我们还是有很大的余地的。

刘厂长点了点头说道:这就好,技术上的事情我不懂,小宋你一定要把好这个关,不要让他们来糊弄我们。

这是自然。

荣老板今天喊我们来不仅仅是吃饭吧。

一个个子不高,身材干瘦的男人看着荣贵兴笑着说的。

荣贵兴前几天给琴岛市里面几个规模比较大的批发商都送了消息,说今天在这里请他们吃饭。

地点当然不是国营饭店,这两年琴岛市也兴起了不少的。私人经营的餐馆味道比国营饭店好不说,最关键的是服务态度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