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我带着淘宝无敌了(10)(2 / 2)
于晓茹见赵雨笙连个磕巴都没打,心中更是觉得赵雨笙这小姑娘魄力大,道:你也不用太急,这个消息别人还不知道。
早办下来早放心不是。赵雨笙道。
赵雨笙得到这个消息,也没有继续买东西的心情了,现在能当工人的机会多难得啊,指不定多少人巴望着呢,赵雨笙想着匆匆的往家里走去。
第23章 兄妹谦让
赵雨笙一路赶回家,喝了一口水将事情告诉了王桂灵,王桂灵闻言大喜道:我这就去跟你大妗子说。
娘,你去吧,我喘口气去公社把我大舅喊回来。赵雨笙将自己刚才买的东西放下,然后休息了一会儿,就匆匆的往公社赶去。
前进公社距离赵家庙大队不远,走路半小时就能赶到,赵雨笙直接去了公社供销社后面的豆腐坊。
一靠近豆腐坊,赵雨笙便闻见了一股浓浓的豆腥味,将豆腐坊的门推开,只见大舅王建平头上顶着一块毛巾,正在泼豆皮。
大舅,大舅。赵雨笙在外面喊了两声。
王建平有些茫然的抬起头,他咋好像听见自家外甥女的声音了,他本来还以为是自己幻听,但是往门口一看,可不就是自家外甥女雨笙在那里朝着自己招手呢。
王建平取下头上的毛巾,跟旁边的人说了一声,走出来道:雨笙你咋来了,是不是家里出啥事了?
赵雨笙说道:是有事,不过是好事。
然后赵雨笙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王建平闻言脸上露出喜色,就连眼睛里都是放着光的,道:真的?那这事可真是可遇不可求,走咱们现在就回家。
说罢王建平回去跟自己的徒弟交代了两声,又跟主任请了个假,便和赵雨笙往回赶。
等到他们回到赵家庙大队的时候,王桂灵也已经将大妗子、大表哥王保国还有表妹王雪带回家了。
大表哥王保国今年二十岁,长得高高壮壮,跟王建平有七八分相似,浓眉大眼,五官端正,只不过因为长期在农村做农活,所以皮肤晒得很黑,一笑起来很是憨厚。
至于表妹王雪,今年才十六岁,长得很秀气,一张小脸尖尖的,笑起来眼睛弯弯的,两条大辫子垂在胸前,很是可爱。
她一看见表姐眼睛一亮,伸手抱住赵雨笙的胳膊道:姐,你咋都不来找我玩。
葛银环看见赵雨笙忙问道:雨笙,这是咋回事啊,你娘说有门路进胶鞋厂上班,但是闹了半天我也没弄明白。
王桂灵闻言不好意思道:其实我也没听明白雨笙是啥意思,这不是着急就去喊你们去了。
赵雨笙闻言笑着又将事情说了一遍,道:这个机会可难得,我想着不能放过了,所以就匆匆的回来跟大舅大妗子说一声。
王建平一拍大腿道:可不是难得,进县城工厂里上班的机会可不是容易得到的,这回可是多亏了雨笙,要不咱们可捞不着这个机会。
但是王桂灵和葛银环心中还有些担心,王桂灵问道:雨笙,这靠谱不,别是坑咱们的?
赵雨笙道:娘,您放心吧,在中间牵线搭桥的是胶鞋厂的工会主任,再说了,咱们先给一部分,等到那边带着咱们去厂里把接班手续办好了,再给剩下的。
这样好,这样就保险了。葛银环道。
只不过现在有个问题,这名额只有一个赵雨笙说着目光在王保国和王雪两人脸上扫视。
让我哥去。
让小雪去吧。
兄妹二人异口同声道。
看到他们兄妹如此谦让友爱,王建平和葛银环的心里就跟吃了蜜似的。
王桂灵也笑着拍了拍葛银环的胳膊道:你瞧瞧这两个孩子多好,都懂事。
葛银环虽然心里甜蜜,但是脸上还是谦虚道:也就这么个优点了,哪里能比得上咱们雨笙,都是大学生了。
表哥,你先说你是咋想的?赵雨笙看着王保国问道。
王保国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道:我是男的,在大队里干活不怕苦,但是小雪是个姑娘家,念的书又比我多,她去厂里也比我学的快。
王雪立刻说道:正是因为我念过初中,所以才让你去,我哥他才念到三年级,要是错过了这次的机会,说不定以后都没有机会了,我还小,以后要是厂里还招工,我有信心能靠自己考进去。
赵雨笙听了之后摸了摸自己表妹的头发,其实她内心也是这样想的,王雪的文化程度高,就算接下来几年厂里都不招工,赵雨笙也会想办法把她弄进厂里去当工人,但是王保国就不容易了,毕竟他只念了三年级,到时候就算是托关系也不好托。
王建平皱眉沉思了片刻,一拍桌子道:就这么定了,老大你去,至于小雪其实我也有打算了。
大家都看着王建平,听着他说:我们供销社有个女的怀孕了,我想着等她回家生孩子的时候想办法让小雪去顶班,就算是个临时工也行,慢慢的转正。
王雪听得眼泪汪汪的,自己父母没有因为自己是个女孩子就不喜欢自己,还供自己念书,甚至费心为自己筹谋。
傻丫头,你哭什么。赵雨笙帮她擦了擦泪,道:既然咱们这边商量好了,那就赶早不赶晚,大舅你那边粮食还有钱啥的都够不够,不够的话我这有点。
王桂灵闻言忙补充道:对,这孩子趁着放假去给人补课了,赚了点钱。
葛银环忙摆手道:够,够,家里啥都有,前段时间麦收分的细粮还在家里,多亏我想着给孩子补补身体,才没把细粮换成粗粮。
能解决大表哥的工作问题,赵雨笙也算是放下了一件心事,这些年大舅一家一直照顾她们母女,赵雨笙也想回报一下。
在农村种地也不是不好,但是终究不比在城里做工人有前途,而且轻松。
这时候工农的生活差距还是挺大的,在农村,一家人要勤奋的干一年,才能勉强的吃饱肚子,五六口人干活,等到过年的时候攒的工分才能换一百块钱左右,而在城里做工人,一个人一个月便有十几二十块钱,足以养活一大家子人口,若是个双职工家庭,每月都还能存下点钱。
第二天一大早王建平和王保国便请了假,还专门从大队借了一辆牛车,带着赵雨笙三个人赶去城里。
第24章 高军来
要退休的那位老工人姓张,大家都叫他老张头,老张头不爱说话,于晓茹将他带来之后,双方谈好了先给一半的东西,另一半等到办好手续之后再给。
老张头带着王保国进去,道:一会儿人家问起来,你就说是我乡下的外甥,知道了不。
王保国只是看起来憨厚,又不傻,自然知道这件事情不能叫别人知道,点点头说道:大爷您放心。
赵雨笙将于晓茹拉到一旁道:于姐,这次这回谢谢你了,要不是你我们可找不到这样的机会。
于晓茹闻言笑道:不用客气,其实老张头要的这个价格还真不便宜,也就是你们家里有些家底,要不这个机会到了别人面前,也不一定能抓到。
赵雨笙知道于晓茹是在客气的,这样的机会摆在面前,不管是谁,哪怕是借钱都要抓住的。
大姐,我也不跟您客气了,下次有用得到我的地方,你就尽管开口,我肯定尽力给你办到。赵雨笙拍着胸脯说道。
于晓茹闻言笑了笑,她等的不就是赵雨笙的这句话吗,赵雨笙总能弄来一些紧俏的东西,说不定啥时候就要求到人家头上去了。
不多时老张头便带着王保国出来了,王建平和赵雨笙忙迎上去。
咋样,办好了吗?
王建平迫不及待的问道。
王保国点了点头道:张大爷亲自带着去的,人家也没多问,让我填了单子,说让我两天后来报到。
恋耽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