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官学(2 / 2)

加入书签

说得直白一些,纵看整个靖旧朝的官场,除开玄清卫这种不上台面的衙门,大多数官人都分为两股,底层、低层,几乎上都是官学出生;中层官学和私学各一半;高层几乎都是私学出身,官学出身的极少。

那所谓的官学大祭酒,就是官学里主持“升学仪式”的礼仪职务,但“升学”事大,掌握这个实际上就掌握着官学最大的一扇权柄,所以一般而言官学大祭酒就是一地官学的主官。而且这个职务很淸贵,属于职权不小还能彰显名声的位置。

试想一下,所有从你手里结业出去的人都是你的学生,一地一年多少学生?十年又是多少?这其中但凡百分之一能在仕途上混下去都足以称为桃李满天下了吧?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皇家的皇林院的院判一般都是在各地的大祭酒里面选,变相的就添了一截升迁的通道。而从皇林院院判一职下来的人要么六部为主官,要么直接拜左、右相。可见其潜力巨大。

沈浩的惊讶在于玄清卫的名声向来不好,单单是游走在律法之外这一条就足以让全天下学习律法的官人感到厌恶了。军伍曾叫玄清卫的监察使为“黑皮”,各地的官衙对玄清卫同样有类似的蔑称。

很难想象一个地方官学的大祭酒会和玄清卫的一名千户官有交情。

匡盛元不等沈浩询问就自己解释道:“余曙和我是同乡,年少便相识,还一同进了蒙学和中学。只不过我家里贫寒些,中学读了一年就去了军伍,谁想后来又被玄清卫看上,一路跌跌撞撞苟延残喘至今。而余曙则是一路顺风顺水,中学之后又进了大学,然后留在了官学里做事,慢慢做到如今大祭酒的位置。

呵呵,其实真要算的话他也是沾了一些沈大人您的光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