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又回到老问题了(1 / 1)
第470章 又回到老问题了
坐在椅子上,旁边两位同志在悄悄说话。
「你说这东西,不会掉下去吧?」
「滚滚滚,就不能说点儿好的?」
「同志,不能封建迷信啊。」
「不封建迷信,也不能自找不痛快吧?真是的。」
高振东听了,笑着道:「别的不好说,不过这个飞机嘛,还真不怎麽怕掉下去。」
飞机掉下去,只要不是解体或者直接撞击,那就几种可能性比较大。
要麽是没动力滑翔触地,要麽失速,要麽进入尾旋。
偏偏这飞行拖拉机完全不怕这几种情况。
这货滑翔能力极强,低速性能极好,滑翔所需速度很低,就算没动力,也完全能够慢悠悠的滑翔找个地方迫降,屁事儿没有。
让它失速也很难,它的低速性能好到什麽程度,它的参数里,是没有最小起飞速度的,不可靠消息,是45kh,也就是优秀的自行车运动员踩出来的速度都能起飞,遇见大风天,原地刮起飞也不是不可能。
这个飞机起飞丶降落距离都不超200米,而且还是个正经运输机,就挺神奇。
曾经有个名场面,这飞机在空中飞了半天,一看地标,原地没动,飞行速度和迎面的风速抵消了……抵消了……
至于万一真失速或者其他什麽原因进入尾旋怎麽办,那啥,这飞机改出尾旋的教程大约是这麽写的。
「撒手!收脚!」
也就是只要高度稍高一点,那放开操纵杆,也别蹬舵,这飞机会自己改出尾旋,很神奇吧。
这就是它用了几十年还在用的原因,结构简单丶成本低丶安全性好丶运行成本低丶载重也不错,深受喜爱。
别管吵不吵颠不颠,你就说能不能到吧。
高振东大概给随行的两位同志解释了一下这个飞机的好处,两位同志听得一愣一愣的,高总工这是什麽都懂啊。
这让高振东想起高中的时候给同桌吹装备的感觉了,同桌就是瞪着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看着他指点江山,一副「我一点儿都不想了解但很喜欢听你说」的样子。
可惜面前是两个大老爷们儿,都过去了,回不来了啊。
拖拉机在空中飞了好几个小时,高振东和内保的同志还好,可是搞机械的那位同志却是吐得不行,和日后那些民航机能飞到万米以上的平流层巡航不同,飞行拖拉机的实用升限只有4500米,正好是在大气活动比较剧烈的范围内。
本来就抖,再被风一吹,那滋味,别提多酸爽了。
也不知道这位搞机械的同志回去之后,吐成这个样子的事情会不会也拿出来吹一吹,高振东颇有些不厚道的想道。
几个小时后,飞机终于在长吉市郊的机场安全降落,说实话,高振东倒是真不怎麽担心安全,这东西难受归难受,但是安全性还是拉满的,只是担心再坐一次,别的同志那个身板受得了不。
出乎高振东意料的是,来接他的,不是东北光学所的同志,而是当地部队的几位同志。
领头的对着高振东敬了一个礼:「高总工好,我是当地部队的,姓赵,受命配合您在这边的活动。」说完,把自己的证件递了过来,被三分厂内保的同志接过去了。
高振东不知道是这是哪儿的命令,这次过来,和部队的工作关系并不大,或者说叫直接关系不大。
但是他还是先表示了感谢,内保的同志也把证件递还了回去,对高振东点了点头。
随着来人,上了一辆停在机场外的吉普车,按高振东要求直奔东北光学所。
赶到光学所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光学所负责高振东这个光学系统的同志接待了他们,同志姓李,和三轧厂李副厂长一个姓。
高振东的想法,是快刀斩乱麻,尽快把所有的事情处理完,回京城去,那边事情还不少。
不过按照惯例,光学所的同志还是带着他们一行几人,在光学所里参观了一遍,当然,仅限于能参观的那部分。
最后,李工带着高振东来到一间试验室外,指着试验室道:「高总工,这里面,就是你们要的雷射扩束光学系统了,现在已经处于待机状态。」
高振东精神一振,在李工的带领下,换上防护服,进入了试验室。
防护服不是保护高振东他们的,而是保护设备的,确保不能有大量粉尘等进入试验室。
映入高振东眼帘的,是一个略显圆柱形的金属物体,大部分光学系统都被包裹在内,侧面靠中间位置开了一个口,这个口子是用来放掩膜的。
高振东和负责机械的同志仔细端详着这个机器,光学所的同志向他们介绍:「这个机器工作波长355n光学调制传递函数在理想位置大概是0.63左右,光程差小于四分之一波长,数值孔径0.029,放大倍率1。」
这些高振东就是真的不懂了,除了355n工作波长和放大倍率1之外,其他的他都不清楚:「李工,这意味着什麽?」
李工不以为意,这位毕竟不是搞光学的:「这意味着他的解析度为9μ」
9μ高振东一下子就炸了,这个解析度,搭配较小的形变,10μ宽不是梦啊。
「李工,那图像的形变情况怎麽样?」
「很小,最大场曲在15μ围内,最大像散在7μ右,总体畸变小于1pp像面不均匀性小于2%,我想对于你们的要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李工笑道,对此他也颇为自得。
这个机器,高振东要求的投影直径是160左右,1pp畸变,意味着不到1μ这对高振东的想法来说是完全足够了。
高振东哈哈大笑:「李工,太谢谢你们了!辛苦辛苦!」
李工笑道:「能满足你们的要求就好,今天时间也比较晚了,具体的其他事务,我们明天继续怎麽样?」
高振东在兴奋中连连点头:「好,今天就不麻烦同志们了,我们明天再继续。」
当天晚上,高振东辗转反侧,想了半个晚上。
第二天一早,高振东带着人,早早的就来到试验室门口,李工已经等在那里了,一行人换好衣服进去。
高振东进去之后,李工开始张罗着叫人用标准掩膜,进行一遍完整的测试,毕竟他昨天说归说,但是完整的测试流程是要走一遍给高振东他们看的,这算是甲方来验收了。
试验一边进行,高振东一边拿着整套光学系统的指标在看,他想看看能不能达到自己的想法。
看着看着,他皱了一下眉头。
「李工,这套系统的透光率,是30%多?」高振东问道。
他没好说「只有30%多」这个话,有点儿不太好。
李工脸上露出了一点儿不好意思的神色:「嗯,355n个波长已经进入紫外波长了,透光率天生就比较差,加上材料的原因,就比较难看了。」
紫外线波长是10n400n能量高,但是穿透性差,这个有点像辐射中的阿尔法射线,能量最高,但是一般常见的阿尔法射线一张列印纸都能挡得住。
这个透光率,还是因为355n长比较长,穿透性还没恶化到底的原因。
这让高振东感到有些难办了,这样一来,如果第二步需要微缩投影,加上微缩那一套光学系统,透光率会进一步恶化,虽然那一步是要聚焦的,但是哪怕是现在,这个透光率都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了,雷射功率做大,不是大力出奇迹那麽简单的,能保留越高的透光性越好。
高振东现在也不好说,毕竟勉强够用,只是问了一句:「现在的材料透光率多少?」
「400n长10透光率不小于99%,300n长10透光率不小于30%,这已经是增加了增透膜之后的效果了。」
嚯,这可下降得够快的,难怪数据这麽难看,355n300n定是要好得多,但是架不住一套光学系统里面有多个透镜。
高振东点点头,一边看着试验,一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工,这个系统的解析度,在第二步的时候能不能做到5μ至更好一点?」
他想搏一搏。
李工听了他的话,摇了摇头。
「很难,现在这个,已经是我们的极限了,别的不说,加工成本就极为高昂,再提高到你说的那个程度,我们现在这种人工加工再优选的方法就已经不一定实用,加工成本将极为高昂,完全没法量产。」
高振东没有被吓住:「如果不计成本,只要一套或者几套呢?」
李工眼睛一亮,然后又暗淡下来:「那加工倒是有可能,但是再提高的话,我们的材料撑不住,依然没有意义。」
「材料?什麽材料?」高振东打破砂锅问到底。
「光学玻璃,我们现在用的是冕牌光学玻璃,其参数如透光性丶热膨胀系数等不是太好,要麽影响光学调制传递函数这些关键指标,要麽影响其环境适应性,微小的温度波动都可能造成性能的劣化,就现在这个,都是有严格的工作温度范围要求的。」
又回到老问题上了,材料。
冕牌光学玻璃,不是一个品牌,而是光学玻璃的种类。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