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郊迎三百里(1 / 2)
二月底,柴桑东郊,彭蠡泽畔。
已经搞定了降军收编的诸葛亮,这几日终于开始着手大哥吩咐他的最后一件工作——熟悉水利治理的勘测。这活必须在他启程出使刘备前彻底掌握,否则到了那儿,被陈群一请教,就得立刻抓瞎。
好在诸葛亮本就对自然之理非常感兴趣,也愿意鼓捣实务之学,几天下来,倒是没觉得疲累。
汉朝的彭蠡泽,面积比后世的鄱阳湖还大得多,但水位同样很浅,枯水季和丰水季,湖面面积差距也非常大。
冬天降雨少,就会露出大片的淤泥湖底,初夏水最多,又会全部淹没。
此前枯水季,诸葛瑾就吩咐人趁着水位低,把岸边一些丰水季时低于湖面不多的位置,用淤泥堆填垫高,确保丰水季时也能高出水面,就形成了圩田。
而所需的泥土就从更低的位置挖,这样湖区的容积和灌溉力也不会受到影响。
而且圩田非常肥沃,都是积年的湖底淤泥堆起来的,起码三五年不施肥都能持续丰收。
搞圩田的施工量其实并不大,因为淤泥很软很好挖。
只是普通人测不准水位落差、海拔高度,经常堆填不到位。如果有精于水利勘测的老手把关,情况就会好很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