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231章:高瓴新的调整!(4000字)(1 / 2)

加入书签

现在高瓴集团作为一家拥有两**g,四个bu的大型科技复合体公司群,一直以来都有比较明确的会议制度。

而高怀钧一直以来都不喜欢文山会海的形式。

所以一般来说,高怀钧除了每个月一次的每个分公司的月会之外,基本上都不会介入太多各个事业群的具体事务。

现在高瓴做的项目导向制度,可以说是算是完成了初步目标。

基本上不管是高瓴科技还是高瓴车辆,基本上是以项目为主体进行相关的运作。

每个项目体之间独立,不会出现某个项目长时间抽血其他项目,并且全部一起吃大锅饭的情况出现。

除了一些高怀钧打了招呼的,为了长期收益而维持亏损的项目,比如芯片研发,大模型研发,无人驾驶研发等长期项目外,其他的项目都只允许最多亏损三年左右。

三年以后再继续评估。

只有20%不到的,在专家综合评审会上通过的前沿领域不会被砍掉。

在这样的机制之下,高瓴其实已经形成了以项目总制为核心的集体决策体制,慢慢剥离掉高怀钧的一些直觉决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