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河东风不定(2 / 2)

加入书签

“是啊,有伯夷北上,在河内或者至少河东拦住鲜卑人并不是什么难事,更何况姚襄可能的动向,我们也了解的大致清楚了。”

这也得赖于权翼的知无不言。

杜英并没有让权翼跟着自己前来函谷关,一来是因为杜英意图改革军制,这很有可能会掀起巨大的波澜,因此在改制之初,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二来也是因为都督府现在的确是缺人,杜英、王猛这两个核心人物都不在长安不说,房氏兄弟等参谋司曾经的中枢也都分派各地,再加上诸如麻思、林丛之类的关中盟老人都陆陆续续的前往各地州府担任要职,因此如今都督府之中基本都是新人。

阎负居中主持,另外杜英还把梁州的梁惮调了回来,既是对阎负的制衡,也是对梁州力量的鼓励和扶持,毕竟在关中各方势力之中,梁州几乎是实力最弱的,自然也就会更加倾向于抱紧杜英的大腿。

除此之外,关中留守的基本上都是年轻的参谋们了,杜英自然也希望权翼赶回长安之后,能够熟悉一下环境并且帮阎负减轻负担。

阎负此人,在战术民生上的眼光和手腕还是有的,但是无论是驾驭部下还是战略眼光,都差了很多,权翼自然正好填补他这个不足。

在离开军中之前,权翼将姚襄的一贯行为作风全部都交代清楚,并且还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姚襄此人倾向于兵行险招,之前率军进入潼关以期望能够搏取关中就是证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