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 社会学点数+1(2 / 2)
这些菌丝会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分,发生光合作用,对于原住民,菌丝就是他们的粮食。
“我们会和卡巴呦追逐绿气,等它们成熟,喂养族人和家畜。”
“卡巴呦”就是网状的菌丝,张开后漂浮在空中。这些菌网成熟后并不是长蘑菇,而是中空的气泡,捕捉气体后可以利用的重质气体被吸收,无法利用的轻质气体会被富集、储存在囊泡中,为逐渐发达和沉重的菌毯提供浮力。
而长老口中的“绿气”并非氯,是二氧化碳的富气。罗夏交流后猜测,是这些种族的视觉器官特化,在人类眼里无色的气体也能被他们通过颜色辨认。
原本气元素位面的环境中,有类似洋流的存在,生命所需、富含氮和碳的气团会不断变化位置,这些原住民就必须追逐气团,培养食用真菌。
也就是说,他们明明是农耕,但形态上接近放牧。
直到前段时间发现罗夏的“排污口”,传送门另一头源源不断地排出含硫、氮元素气体,以及最主要的二氧化碳,让氏族首次实现了定居。
罗夏和卡洛琳能看到,那些“排污口”上下都有兽皮围成的“集气井”,气体会因为各自的分子量不同而上升或下降,形成了简易的分离,而“卡巴呦”需要的都在集气井底部,旺盛生长成一层漂浮的菌毯,成熟的真菌呈金黄色,好似此起彼伏的麦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