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技术学校(2 / 2)
因为一旦某一代人考取了功名,入朝为官,那可就整个家族翻身呀。这便是所谓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但是农与工两个阶级的家庭,愿意让孩子去读书的很少。因为在传统社会中,这样家庭的孩子也算是重要劳动力。
或许他们做不起那些大人才能做的粗重工作,但是一些边边角角的工作,或是生活中的琐事,譬如家务,又譬如喂养鸡鸭等,都是孩子做得到的事情。
要是把人送去读书了,这些工作不可能扔着不管,那就必须由大人完成。这意味着占用了这些成年人的劳动时间,压缩了他们可以去做更挣钱事情的功夫。
所以这些家庭在根子上,是不愿意让孩子读书的。哪怕读了书可能会有大好前程,他们也宁愿让孩子留在身边,继承自己的农地或手艺。
理由很简单,世人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然而读书这种事情,比起种地或手艺活儿,是最难变现的一种人生投资。不确定性太多,而且收获也不够直观。
读书人最终的目的地,莫不是考取功名,入朝为官。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哪个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此闯过来的天之骄子。
但是绝大多数读书人的水平,就是识字。顶多混个代笔书信的活儿,或是在民间的私塾给幼童启蒙,求个温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