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1 / 1)

加入书签

('

“许多话,还是你们姊妹间体己些。不过你要记得,若是日后受了委屈,定要来告诉爹和兄长,咱们不t?能让人欺负了去!”

“爹爹……”

见爹爹感伤,崔湄也有些心酸,眉目清淩地点了点头。

崔尧走时,遣走了屋内下人,仅余崔潆和她。

阿姊略显不自在地清了清嗓子,塞给她一只盒子。

“这是什麽?”

崔湄正要去开,却被崔潆按了下来。

“现在还不能看,待你去了谢府再打开。”

阿姊的脸带着些不大自然的红,崔湄也没追问,只把手背搭在她额上,关切道:“这几日下了好几场雨,阿姊,你是不是染了风寒?”

“没有。”

阿娘去得早,长姐如母,许多旁人不能告诉湄儿的话,便只能她来说。

崔潆清了清嗓子,尽量委婉地轻声道:“自你得了赐婚,阿姊便托人打听过,谢峤此人性情冷淡,温润端方,床笫之间……可能……可能……”

崔潆越说越羞,莹白容色越发地红,崔湄平日里也没少听戏看话本,大抵猜到了阿姊所言何事,一时也抿了唇,不知该说些什麽。

两人握着手相顾无言,屋内一时陷入沉寂。

“新郎官到——”

见外头传来通报,崔潆心一横。

“哎呀,你记得,若是你的郎君太过自持,你便主动些,莫要夫妻离心。”

崔湄面上红意更甚,微微垂下眸道:“阿姊,我知道了。”

崔潆扶着妹妹起身,走至正堂,拜别崔尧与兄长。

崔尧递过金线织就的双雁团扇,又不厌其烦地叮嘱她许多,一家人亲自送她出阁。

崔家嫁女,谢家娶妻,长安城中满目红绸,极为热闹,崔湄最后望了眼看不到头的礼队,以扇遮面,入了喜轿。

待花轿停在谢府门口,鞭炮齐鸣,她自烟雾缭绕中被喜娘小心扶了下来,手中被人塞了一截红绸。

她余光所见,红绸那端,正立着身姿颀长的男子。

今日他一改素淡,与她一同着红裳,牵红绸,更显清雅矜贵。

她本就以扇遮面,又只顾着偷看身旁男子,对谢府又不甚熟悉,一时没瞧见足下台阶,当即一个踉跄,往前栽去。

“小心。”

身旁男子声音不大,淹没在宾客喧嚣之中,一如既往地带着往日的疏离与陌生。

可他也并未让她在大婚之日出糗。

在她踩空的一瞬间,便轻揽住她的腰,扶她站稳后,又即刻收了手。

扇下,崔湄噙着浅笑,露出一对小小梨涡。

呵,嘴上装得和什麽似的,心里明明就是在关心她。

口是心非的男人罢了。

她心底泛起丝丝缕缕的甜蜜,唇边笑容更甚,连着手中扇子也微颤了颤。

替兄成婚的谢峥以为是自己先前冒犯徒惹她紧张,心中顿升起些愧疚。

他们总归是要和离的。

他本不想碰她,可也总不能不顾这姑娘的名声,由着她在大婚上摔一跤,明日成为长安城中的笑柄。

可方才手中盈盈一握的温软,倒令他不由想起阿兄当日之语——

“她奢靡成性,头脑浅薄,举止粗鄙,娇蛮任性。”

她当真是这般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女子吗?

“抱歉,吓着你了。”

他缓了缓声线,特地轻声安抚,而后不动声色地与她拉开了些距离。

这成了婚,就是不一样。

连说话都比平日更温柔。

早知如此,她就该早些求这一道圣旨,免得她死缠烂打,热脸贴冷脸那麽久。

崔湄心中的蜜又多了些。

谢府正堂上,端坐着谢清源与王若芷,四周围满宾客。

“真是一对郎才女貌的璧人吶!”

“恭喜恭喜,佳偶天成,定能白首偕老!”

“哎?怎麽不见他家二公子?”

“谢二公子随军常年驻守边疆,自然难得一见。”

“连兄长成婚都不曾赶回来吗?可当真是忠君爱国啊……”

谢清源和王若芷面色不改,却一阵心虚。

只有他们四人知晓其中缘由——

为防被人察觉,大郎早去了书房躲清净,如今堂上站着的,正是前几日才赶回长安,代兄成婚的二郎。

而毫不知情的崔湄听着旁人恭贺夸赞,心中正美,也并不在意他们口中说的二公子人在何处。

她知晓谢家有对双生子,两人样貌极为相似。

可她是将门之女,自小与爹爹聚少离多,早就打定主意,此生不嫁将士。

既不能与他日日相见,又要为其提心吊胆,这样的日子,哪个女娘爱过便过,反正她不过。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